人是自然的生命,我們的一切行為都與自然有著聯(lián)系,而近年來,人類生產活動對環(huán)境的影響,讓我們不禁思考——應當如何保護與回報自然呢?
對于所有行業(yè)皆是如此,其中也包括了照明設計。
一、文明之光與自然之美
當人類從蠻荒之地走向文明之城,一切靈感與智慧盡源于自然,無論是建筑的形制,器皿的圖案,服飾的風格,這一切都源于廣袤的日月山川,以及繁多的花鳥蟲獸。
“設計”之行為,自古有之,而隨著進步,設計工作變得細分化;又因時代、地域、民族的不同,孕育了千姿百態(tài)的設計理念。譬如東西方的人文差異,也體現在用光的手法中,前者戲劇性而強烈,后者渾然合同而柔和。
但無分地域,只要是人所創(chuàng)造的環(huán)境,都可以找到與自然趨同的痕跡,這證明了人與自然的密不可分。
二、光的靈魂
光是一種設計語言,也是一種情感的表達,照明設計正是通過對光的塑造,來創(chuàng)造令人舒適的空間氛圍與質感;經過設計的光環(huán)境,所包含的是設計師的精神,是有靈魂的。融合自然狀況、社會層次、民族的多樣性、文化、藝術等多種因素,以光來實現創(chuàng)意;結合先進的照明設計,實現燈光與人和自然的融合,從而創(chuàng)造安全、舒適、經濟有益自然環(huán)境,充分反映現代文明的照明。
三、照明設計的學習與運用
對于照明設計師而言,學習是必要前提。
學習是消化、吸收、融合和創(chuàng)新的過程,學習與抄襲絕然不同。就像麥當勞在中國,他們已經吸收了很多中國元素和文化,在適合中國國情基礎上,但仍保持具有典型西方快餐飲食文化特征的西方餐飲公司。
在國外你只要看到牌坊和中國特有的建筑和裝飾,就知道這是華人聚居地-唐人街。但是,仔細觀察,又會發(fā)現很多地方都已經融合進了西方消費理念,如商品櫥窗展示,服務理念等。這種學習與繼承,使他具有存在的價值和合理性。
在照明設計上,不能生搬硬套,要知物有所性。照明設計要讓人、建筑、自然與燈光相融合,自然應居于首位,不應該支配或破壞周圍的環(huán)境,而應該尊重環(huán)境。在照明設計中適時、適地、適量的進行照明設計,成果達到完美平衡的視覺舒適,避免不舒適眩光。
三是照明設計在環(huán)境運用,要善于根據設計對象的特點,配光配色及材料的搭配時,要“化繁為簡”,前蘇聯(lián)軍械設計師沙普金有一句名言“將一件武器設計得很復雜是非常簡單的事,設計得很簡單卻是極其復雜的事”.設計時將每個細節(jié)都表現出來,不懂留白,極盡繁雜花哨,只能是在提高造價和耗能的同時也得不到令人滿意的效果,化繁為簡因事利導,簡潔明快于不經意之間展現干凈大氣,雅致光與影的效果。
四是照明設計者可以把自己頭腦中對美好追求塑造成形象。
然而,假如他不理解和不考慮傳統(tǒng)文化取向、價值取向,人們的物質和精神需求,就很難再現人文與環(huán)境自然之美,也很難設計出受歡迎的照明效果來。
五是景觀照明設計在陰影的運用上是有意的,善用陰影與善于用光同樣重要,陰影可以造成物的增長、減小、混合、模糊等,暗示空間的深度,提升層次與空間效果。景觀照明工程,是通過人為的手段改變夜晚自然空間環(huán)境,從而實現人們觀景需求,很大程度上改變其他生物的生存為代價,如不加以節(jié)制對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造成不可見的傷害。
21世紀提出低碳照明和無污染照明,照明設計更多應聚焦在生態(tài)環(huán)保的方面,照明設計者應大力推廣綠色照明,采用高效、節(jié)能、環(huán)保、安全和性能穩(wěn)定的照明產品。設計者要重從新思考照明設計的目的和意義,照明設計不再是簡單的一個照明方案,一個照明系統(tǒng),是把握光的“質”與“量”運用,是自然和人之間關系的整體意識的覺醒和構建,只有深刻地認識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義,才能做好設計,并且做一個維護自然環(huán)境,建立和諧并將科學和人性融合起來,排除人與世界、人與自然和人與人之間的疏遠,照明設計與科學發(fā)展的方向是一致的,科學強調自然的重要性,更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關系,并以作品與環(huán)境和諧為表征,來說明自己的觀點。讓照明設計成為創(chuàng)造愉悅與幸福的使者,大家享受光與影時,更貼近自然。